“天堂”是宗教的理想境界,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追求这种境界,而“香格里拉”正是这种境界的物化,一下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不列颠文学词典》中称:《消失的地平线》的“一个最大贡献就是为英语词汇贡献、创造了“香格里拉’这个新词。对它的解释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战争,是一片宽容、安宁、祥和的净土;是一片神奇、拥有无与伦比原始自然美丽的乐园,那里的生活是透明而清澈的,它远离正在走向毁灭的西方现代机器文明世界。
还有一位美籍奥地利人洛克博士,被西方称为“纳西学之父”,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丽江旅居27年之久,写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书中认为丽江更像“香格里拉”的“蓝月山谷”。这里的雄古村还发现了光绪年间的石刻,上面的“香各(格)里拉”依稀可见。
于是,有六世班禅活佛亲撰的藏经传世,有好莱坞大片《消失的地平线》的宣传,有人类学家洛克的考古成果为证,“香格里拉”成为人类的梦想家园。商人们也看到了它的含金量,因而纷纷抢夺这个品牌。
香港的郭氏家族买断了这个词汇,为自己的酒店LOGO设计为“香格里拉”,于是成为世界一家连锁酒店集团。
但“香格里拉”毕竟作为旅游目的地更为贴切。印度和尼泊尔捷足先登。1957年,印度旅游局向外界宣布,位于印度一侧的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冰峰下的巴尔蒂斯镇为“香格里拉”。1992年尼泊尔旅游局宣布,该国的边陲小镇木斯塘为“香格里拉”。
然而,《消失的地平线》分明说,“香格里拉”在中国的藏区,即使别的地方风光地貌有类似之处,来抢这个品牌也未免牵强。近几年来,西藏的林芝、云南的迪庆、四牌也未免牵强。近几米,四的之、乙南的通庆、四川的稻城,甚至青海、甘南的藏区,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凡有雪山、峡谷、草甸、湖泊的藏区,大都参与了抢夺“香格里拉”、“香巴拉”品牌之战。但多数地区只顾埋头建景点、圈内搞宣传,“缘槐夸大国”,不懂得旅游是外向型经济,更不懂得抢占制高点。只有云南迪庆州竞争技巧高人一筹。他们不仅对外宣布自己是“香格里拉”,而且在打造产品的同时,他们报请国务院批准,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为表庆祝,迪庆州委、州政府定于2002年5月5日至5月10日举行系列活动。主要活动有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庆典暨第三届迪庆香格里拉艺术节开幕式、《香格里拉之春》游演焰火晚会、藏传佛教文化调演《仙境灵光》、《香格里拉神韵》歌舞表演、民族歌手演唱会、香格里拉摄影作品展、民族服饰展演及其他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活动。这一“体验香格里拉”活动,已列为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这一下,许多地方“傻了眼”。品牌一旦被别人抢走,自己以前的努力就成了“无用功”。联想到LOGO设计那个攻占山头的情节,在品牌之战这个回合中,一些地方是输了。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无情,这就是抢占制高点的好处!
人和时代设计
品牌设计、VI设计、标识设计公司